二維碼

掃描瀏覽手機版網站

紅糖和赤砂糖,你可以分清楚嗎?

2018-03-2022557

 

目前市場上紅糖、赤砂糖的標識常誤導消費者,有些原料明明用的是赤砂糖,而名稱卻叫紅糖;有些干脆直接標識為紅糖(赤砂糖),導致人們誤解紅糖就是赤砂糖,赤砂糖就是紅糖。甚至去年某食藥監(jiān)就曾批復“赤砂糖”和“紅糖”是極為相似的概念,赤砂糖是專業(yè)術語,而紅糖為通俗用語,兩者是等效名稱。此篇文章,我們大家 來看看兩者有何區(qū)別?


 

一、紅糖和赤砂糖定義 

1)根據GB13104《食糖》、GB/T35886《食糖分類》、GB/T35885《紅糖》、QB/T4561《紅糖》標準對紅糖的定義為:以甘蔗為原料,經提取糖汁,清凈處理后,直接煮煉不經分蜜制煉而成的金黃色至紅褐色的糖; 

2)根據GB13104《食糖》、GB/T35886《食糖分類》、GB/T35884《赤砂糖》、QB/T2343.1《赤砂糖》標準對赤砂糖的定義為:以甘蔗(甜菜)或原糖為原料,經清凈處理后,經濃縮、結晶、分蜜及干燥所制得的棕紅色或黃褐色的帶蜜砂糖,是工業(yè)化生產白砂糖的副產品; 

      注:原糖以甘蔗或者甜菜為原料,經清凈處理、煮煉結晶、離心分離制成的帶有糖蜜、不供作直接食用的粗蔗糖結晶??梢哉f,從定義上,赤砂糖更多強調的是一種副產物。


 

二、煉制的工藝有何不同? 

根據國家標準GB/T35885與輕工行業(yè)標準QB/T4561紅糖制作工藝分為兩類:石灰法工藝和非石灰法工藝;其中QB/T4561針對只適用于石灰法工藝,還有些地方標準如貴州省地方標準DB52/T 1071適用于非石灰法工藝。 

不管是采用石灰法工藝還是非石灰法工藝,這個工藝主要取決于原料,為什么這么講呢?在深秋甘蔗收割季節(jié)里,正常甘蔗是沒有酸味的,而收割后甘蔗堆放時間過長或者過季的甘蔗及生產能力等原因才可能出現的酸味(常稱之為反酸),之所以在制作過程中加入石灰粉的主要原因是進行中和(民間熬制或者小作坊煉制多數會加入石灰水或者石灰粉),為了成品儲存時不宜霉變。 

而赤砂糖的熬制過程與紅糖是一致的,如果糖蜜產生了酸味,也會采用石灰法工藝,如糖蜜沒有酸味,則反之。

三、如何有效的分辨這兩種糖

 

1)首先,先了解下甜菜糖,市場上幾乎或者說沒有甜菜糖蜜煉制的赤砂糖,赤砂糖可以說全部來源于甘蔗,所以兩種糖的原料基本一樣。其主要因為甜菜煉制成糖制品后,其糖品里含有一股菜青味,俗稱甜菜堿,是生物堿的一種,這是甜菜糖特有的氣味,而這股氣味影響了糖制品的風味,也許就這個氣味不被行業(yè)采用甜菜糖蜜來煉制赤砂糖吧!則更多的用于發(fā)酵物料的底品或者動物飼料等。

2)紅糖與赤砂糖的分辨在技術上兩者有這么多差異,估計大家看的也是一頭霧水,其實作為普通消費者購買時區(qū)別兩者最直接方法,就是要學會觀看產品包裝,查看其配料標識。另外,市場上還有一種產品,大家認為其更營養(yǎng)、功效等要比紅糖或赤砂糖好。那就是黑糖。所以在這里,小編再延伸提下黑糖,在目前國家標準食糖及食糖分類中,并沒有對黑糖進行明確定義的,其在輕工行業(yè)標準中也是說得有些含糊不清的,而在百科里對黑糖的定義為:黑糖實際為傳統(tǒng)紅糖的一種,其制作工藝流程與紅糖完全一致,只是在熬制時間上較一般紅糖時間稍長,且富含鐵元素,熬制成行后與空氣接觸久之氧化,固色彩呈黑色、褐色狀,且有焦香味,實際與紅糖并無二至,只是區(qū)域不同稱謂不同而已,如臺灣、日本等地稱之為黑糖。所以我們平常在市面上買到的黑糖可能是深色的紅糖,也可能是深色的赤砂糖!

 

 四、總結

1)現今糖廠對甘蔗種植區(qū)域進行管理、訂購及種植技術支持,且規(guī)劃性收割和壓榨,煉制技術成熟,并在壓榨前進行檢測(品嘗)是否具有甘蔗特有的清甜味,品質良好的甘蔗生產過程不需要加入石灰粉的,極其保留了甘蔗品特有的風味,行業(yè)上逐漸使用新標GB/T35885取代舊標準QB/T4561

2)赤砂糖QB/T2343.1其技術要求很多已不符合目前食品安全標準規(guī)定或現行工藝,如不溶于水雜質指標,重金屬含量降低等都與當今的食品安全息息相關,而GB/T35884更適合目前的食品安全要求。

 

3)紅糖較完整地保留了甘蔗中原有對人體有益的葡萄糖、果糖等多種單糖和多糖類能量物質,而赤砂糖經過精煉化,一些多元糖和微量元素被濾掉,正是這些能量物質可加速皮膚細胞的代謝,為細胞提供能量,所以平日可適量飲用紅糖水。現國內市場上也興起了保健紅糖,在傳統(tǒng)的紅糖基礎上添加一些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物,從而成為保健性質的紅糖,比較常見的添加是老姜、枸杞、桂圓、玫瑰、大棗、人參、三七等食藥,通過與紅糖合理的配伍,增加紅糖的保健功效,成為新一代保健紅糖。